清华新生入校的新闻刷屏,不得不感慨一句:“武亦姝太厉害了”。
2020级清华新生“封神”,十有八九必提武亦姝,她已经成为清华“地标性”人物。
武亦姝是当之无愧的清华才女,文强(16岁《诗词大会》夺冠)、理也强(18岁考入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),是大多数老母亲心心念念想要的孩子。
那么,这种学习能力超强的孩子,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?
她妈妈说:“从1岁半就开始培养她阅读,从神话故事到唐诗三百首,从不间歇。”
很多人不理解了,98%的父母认为重要的学科是数理化,为什么武亦姝要从小学语文?
复大校长苏步青答:“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,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,考后就批卷子。不合格的,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。
因为,语文你都不行,别的根本学不通。”
01 最新教育趋势 得语文者得天下
中国教育界,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:“得语文者得天下”。
无论是当前的教育改革,还是教材更新,都在告诉我们:“语文为王”的时代已经来临,“大语文”已然成为未来最大的教育趋势。
“新教改”,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教育改革,其中调整最大的是语文。
教改后,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,作文都是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题。
作文的分值,小学占30分,初中占60分,课改后的高考占70分,几乎是语文总分的一半。
(2020年考试真题)
学好作文是小考、中考、高考的基础。
不仅如此,作文分数高还能搭上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绿色通道。
此前一些重点高校就为作文尖子生敞开大门,如北大、清华、复旦、南开等大学分数线降低20~30分。
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徐敏霞,就被复旦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。
现今的考试形势给我们所有家长敲响警钟:
语文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 初中生,还有机会! 而小学或者更小的孩子 正当时!
如果现在,家长还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话,将会在未来的5-10年,追悔莫及…
02 同样是学语文 为啥成绩差距这么大
写好作文很重要!但现实情况是孩子就是写不好作文,分数提不上去。
很多妈妈都跟我吐槽,为什么自己孩子写作这么难?简直篇篇作文都是气死亲妈系列!
90%孩子都是这样的:看到作文就头疼,背再多“好词好句”也没用; 写作文纠结得要命,一篇能耗上一整天; 每次语文考试,作文都被扣很多分; ……
可以说,辅导孩子写作文,是很多家长最怕的酷刑。
但孩子写不出来,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?不一定。
实际上,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作者,可能是家长、老师用错方法,毁了孩子的写作天赋!
03 只要3招 解决所有作文问题
在国内,老师教孩子写作文的方法,通常就是机械的背范文、记好词好句、机械练习写作。
孩子写的文章要么拼拼凑凑、不成章法,要么1小时憋出6个字,要么流水账、没眼看......
这会让孩子失去写作兴趣,把写作当成死任务!
真正会写作的人,从不会在意固定的套路和机械化的修辞,也不会死记硬背别人的好词好句,而是会用创意表达法训练自己。
文学大师卡夫卡,著名作家海明威、王小波、张爱玲、三毛等等,都是创意表达训练法的受益者。
不仅如此,创意写作还是哈佛大学开设的唯一一门必修课。
世界上的最高学府都如此重视写作,您家孩子如果再不跟上大语文时代的创新,那真就是一步落后,步步落后了。
很多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,会有这么两个问题。第一:作文归作文,生活归生活。 生活中大把津津乐道的事情,就是没法写到作文里,好像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儿。
第二:写作练习缺乏针对性,收获不明显。 由于没有针对每类文章的方法练习,所以每次练笔之后,并没有“我进步了!”“我掌握了!”的感觉。再次提笔,还是无从下手。
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关注,孩子们就会错过“快乐写作”的年纪,失去表达、交际的快感,令人惋惜。
“兴趣引爆学习热情”
小学的孩子正处在最天真烂漫的时刻,学习固然重要,但是快乐也同样重要,如果既能让孩子开心,又能学习到满满的知识点,那岂不美哉?
正所谓: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”。
“四重循环论证”
考场作文,只要掌握方法和技巧,完全可以轻松拿到高分!
“四重循环论证”,可能很多家长都没听过,但其实就是四个常见的语文学习要素:人物、情节、环境、主旨。
比如如何讲好一个故事,如何写环境,姜姜老师只抓三点:开头铺垫好,中间渲染好,结尾引发思考!
(本文转载自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|